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5279.“饥荒必将这地灭尽了”表甚至到了绝望的地步。这从“饥荒”和“这地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饥荒”是指宗教知识或认知的缺乏,因而是指真理的剥夺,如前所述(5277, 5278节);“这地”即此处的埃及地,是指属世心智,如前所述(5276, 5278节)。之所以表示甚至到了绝望的地步,是因为经上说“饥荒必将这地灭尽了”。由于“地”表示属世心智,“饥荒”表示真理的剥夺,故所表示的无非是绝望,因为那时,“灭尽”以一种属灵的方式发生。这段经文描述了由于真理的剥夺所导致的荒凉状态,该状态的最后阶段就是绝望。这种绝望之所以是该状态的最后阶段,是因为通过绝望,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被除去,爱良善与真理的快乐则被注入以取代之。那些将要重生的人所经历的绝望就与属灵生命的获得,以及被剥夺真理与良善有关。因为当这些人被剥夺真理与良善时,他们就对属灵生命的获得感到绝望;所以,当从绝望当中走出来时,他们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。
1887.启发或灵感意味着圣言的每一个细节(包括历史和其它部分)都含有爱或良善的属天事物和信或真理的属灵事物在里面,因而含有神性事物在里面。因为被主启发的东西是从祂那里降下来的,事实上是通过天使天堂降下来的,然后又以同样的方式通过灵人界降至人类。在人类当中,它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;但在其最初起源上,它是截然不同的。天堂从来没有任何世俗的历史,一切都是神性事物的代表; 并且天堂没有对其它任何事物的感知,这从以下事实也可以知道,即:那里的事物是人不可说的(哥林多后书12:4)。因此,除非这些历史是神性事物的代表,并以这种方式成为属天堂的,否则它们不可能是神启的。在天堂,圣言的性质只有从内义才能得知,因为内义是主在天堂的圣言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